榜单搜索

东北民歌十大代表作品

东北民歌十大代表作品 最有名的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十大代表作品名单如下:摇篮曲、乌苏里船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月牙五更、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丢戒指、小看戏、松花江上、我爱你塞北的雪、绣荷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东北民歌十大代表作品
东北民歌十大代表作品
《摇篮曲》是由郑建春编曲、填词,彭丽媛演唱的一首中国辽南民歌。该歌曲整体的曲风带给人们淳朴、愉快的感受;旋律上没有大的跳跃,而是选择了非常微妙的细弱变化,让作品拥有细腻优雅的特性;与此同时,歌曲原调采用F宫六声民族调式进行创作,又增加了此曲的民族性。
  • 《乌苏里船歌》创作于1962年,是由郭颂、胡小石填词,郭颂、汪云才谱曲,郭颂演唱的一首歌曲,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国际音乐教材。该歌曲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由序唱、主体和尾声三部分组成,序唱是根据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虚词;第二部分是歌曲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用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虚词,与第一段相呼应。
  •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董振厚演唱的歌曲,邬大为、魏宝贵作词、铁源作曲,收录在1980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7年获得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一等奖,曾两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 《月牙五更》又名《貂蝉五更》、《大将名五更》,因为唱词为“五更体”,且每“更”中必有“月牙儿”三个字而得名,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汉族民间小调。该曲共分为四句,音调明快,具有粗犷、豪放、热烈见长的特点,突出了在东北农村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农民们斗地主、分田地的情景,也抒发了翻身农民的心情。
  •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是由马金平填词,杨柏森谱曲,孙莲梦演唱的一首东北民歌,具有浓郁的东北二人转风格。该歌曲以其热烈、泼辣、欢快的特点,充满了寻爱的快乐,代表了东北人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特性又反映了民族的共性,成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一经流传,迅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 《丢戒指》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小调,其曲调源于“剪靛花调”。剪靛花调,作为明清时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俗曲,其曲调变体很多;整首歌曲音乐结构完整,旋律简洁明了富有地方特色,将女子遗失心上人所送戒指后焦急寻找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其轻松活泼的曲调和极富东北地方特色的语言韵味,在东北民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 《小看戏》源自清乾隆、道光年间的“霓裳续谱”和“白雪遗音”等俗曲集中所记载的“剪靛花调”,是一首反映爱情生活的东北民歌小调。歌曲共有四段词,集中描绘了一位“姐儿”的俊俏外貌和看戏前的装扮活动;曲中舌尖颤音贯穿全曲,加上模仿锣鼓声所使用的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听起来让人有亲切感。
  •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 《我爱你,塞北的雪》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由王德作词,刘锡津作曲,歌曲创作于1980年,原唱是中国著名盲人歌唱家周琪华,而大多数人知道这首歌是在1983年。当时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这首歌的音乐电视,由彭丽媛演唱。彭丽媛身穿白色毛衣,扎着条大辫子,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深情地演唱,打动了无数观众。
  • 《绣荷包》是由程喜发传腔,那炳晨记谱,高茹演唱演唱的一首歌曲,也是较早流行于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的东北民间小调。该首歌以自述的方式,通过绣荷包的一系列活动,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