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口岸(GongbeiPort)是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珠海市的口岸,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毗邻澳门,“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拱北是全国口岸重地,“拱北”是以当时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拱桥的“拱”字和北岭的“北”字定名。
16世纪中叶,因葡萄牙殖民者窃据澳门,首次设关闸门;1887年4月2日,拱北关(洋关)正式成立;1950年1月28日,拱北关更名为“拱北口岸”;1999年9月23日,拱北口岸迁建工程完成;2013年6月,拱北口岸改扩建工程竣工。
2018年4月21日,拱北口岸单日客流量突破44万人次大关,创历史单日客流量新高;2019年,经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为1.45亿人次。
拱北口岸是在澳门回归前设计建造的;该口岸核心建筑是联检大楼,是一座大型民族形式的多层建筑。底层专供进出关人员候检、查验、通关使用,其余各层供联检职能机构及与之配套服务部门使用。
2017年11月24日,拱北口岸改扩建(一期工程)获2016-2017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
拱北口岸通关时间:06:00-次日01:00
拱北口岸出境2号厅开放时间:06:50-12:00
拱北口岸入境2号厅开放时间:16:00-21:00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4月2日,税务司法来格(匈牙利人)到拱北接管了马骝洲、前山等常关税厂及其所属的3个缉私卡,拱北关(洋关)成立,总关设在澳门。拱北关由光绪皇帝命名,设立海关是以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拱桥的“拱”字和地点北岭的“北”字定名为拱北关。
清宣统元年(1909年),拱北关香洲税厂成立。
1949年11月,石岐军管会发布接管拱北关命令,并派鲍康尧为军事特派员接管拱北关。
1950年1月28日,拱北关更名为“拱北口岸”;5月,原拱北关设在澳门的机构迁入内地。
1984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拱北口岸升格为厅局级机构;同年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留下的“珠海经济特区好”的题词。
1990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决定迁建拱北口岸。
1992年6月,拱北口岸迁建工程奠基。
1999年9月23日,拱北口岸迁建工程完成;10月2日,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投入使用;同年,邓小平题字被矗立在拱北口岸广场。
2005年3月,拱北电子口岸建设开始,启用出入境客车“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
2010年3月,拱北口岸改扩建工程开始动工。
2013年6月,拱北口岸改扩建工程竣工;28日,在拱北口岸东西侧新建的出入境联检大楼启用。
2014年12月18日,拱北口岸实施延关措施。
2017年10月5日,拱北口岸自助查验区增设的23条新型自助通道投入使用。
2018年6月30日,拱北口岸出境1号、2号厅,入境1号、2号厅建设的50条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已全部投入使用。
2019年12月18日,拱北口岸地下通道升级完工。
2021年8月19日,拱北口岸新出境健康申报区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