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铺水库距市中心仅7公里,其正常水位为27.5米,比合肥市区高出十多米,居高临下,称其为合肥市头上的“一盆水”,承担了合肥城区34.24%的防洪任务,对合肥市的防洪起到了重要的屏障作用。董铺水库是全国重点防洪大型水库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年来都把水库防洪工作,作为全市防汛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水库运行40多年来,充分发挥水库蓄洪调峰的功能,成功地拦截了40次1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峰,1984年6月13日,入库洪峰流量为629立方米/秒,库水位由25.86米陡涨至28.13米,相应库容由3752万立方米,增加到7118万立方米,拦洪3366万立方米,当时董铺水库滴水未放,为市区洪峰流量削减38%。特别是1991年,合肥地区遭受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水库将其控制范围内的洪水全部拦蓄入库,调蓄洪水总量达9936万立方米,当时蓄水水位超过汛限水位2.35米,达29.85米,拦蓄了大于兴利库容两倍的洪水,削减下泄洪峰流量达90%,有力地减轻合肥市区的洪水灾害。据有关资料估算,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由于水库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从而减免合肥市因洪涝造成的直接损失达4-5亿元人民币。若将40多年来水库防洪效益累计估算的话,其减灾损失的数额已超过建库投资总额的50多倍,由此可见水库防洪功能所起的巨大社会效益,同时也表明了水利投资是投资回报率较高行业的之一。
董铺水库自1960年开始蓄水运行,1961年向合肥市供水,当时只供应市自来水公司二水厂一户,日供水量仅5万吨,随着合肥市的不断发展,供水单位扩大到市自来水公司三厂、市发电厂、中科院合肥分院、通用所等五大用水大户及其他用水小户,日供水量也由5万吨递增到10万吨、20万吨、30万吨,直至1997年的的40多万吨。根据1997年合肥市政府批准的“合肥市水源联络管工程”的建成,为避免巢湖水受污染的影响,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联合运用,可向合肥市提供优质生产和生活用水,日供水能力可达85万吨/日。据初步测算,自1961年以来,董铺水库向合肥城市供水约为50亿吨,共创工业产值1600亿元人民币。另外,从1964年至2004年,董铺水库累计提供农田灌溉用水1.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1.2万亩。
由于董铺水库特殊的调蓄功能,保证了较强的净化水源能力,通过多年监测结果表明,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严格控制水库水质,1987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公布实施了《合肥市董铺水库水源水质保护办法》,2004年公布实施了《合肥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把水库水源水质保护纳入了法制轨道。同时在特别干旱时节,通过水库可及时引来上游淠史杭的优质水,四十多年来,近20次通过滁河干渠从上游淠史杭累计引水近5亿立方米,确保合肥市人民健康饮水的需要,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郊生态环境,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董铺水库管理处,在重视工程管理的同时,也注重所在地环境的绿化、美化,历年来水库共栽植乔木8236株,灌木527株,绿篱995米,花卉3800株,绿化覆盖率达58.7%、绿地率51.2%,另建游园一处,由于其优美的生态环境,曾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现已成为我市休闲旅游场所之一。
为更好地管理运行董铺水库,1998年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董铺水库自动化监控中心”,该控制中心现代化程度,到2000年是我省较好的,可以足不出户,通过遥感遥测和计算机控制,就能知道董铺水库流域内雨情、水情、供水量,并与防汛微机联网,为科学调度水库,充分利用水库资源提供了科学技术保障。
2012年8月24日,合肥市董铺水库周边的大杨镇草塘社区郑郢村民组开始搬迁。为保障合肥大水缸饮用水源安全,该市庐阳区董铺、大房郢水库保护区周边72.324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21个村(居委会)、9778户、30511人开始整体搬迁。拆迁后的村庄将建大规模湿地,整治好的水源地将设立一、二级保护区。
现有村庄搬迁结束后,原来的区域将被纳入蜀山区“北部生态休闲区”,连同植物园南扩、环湖大道沿线成片造林、合淮阜高速绿化长廊、南岗镇北部苗木花卉基地等重点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形成4万亩连片的合肥西北部“绿肺”。据了解,蜀山区还计划在董铺水库周边建设公园,利用周边绿化优势为合肥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
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是合肥人的大水缸,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合肥并没有这两座水库,那么这两座巨型水库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一切要从的那场特大洪水说起。
1954年春夏,江淮地区普降暴雨,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水,合肥地区更是受灾严重。安徽省为解决城市防洪、城市供水以及郊区的灌溉水源问题,决定兴建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档案记录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遭水灾。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众多档案中,记者找到了一份有关1954年合肥水灾的档案。
这份《合肥市水灾情况报告》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商业厅写给当时的中央外贸部、中央轻工业部、华东商业局等部门的,里面是这样记录当时的降雨强度的:合肥7月10日下午7时狂风暴雨,在数小时之内即降雨220余公厘,最大一次强度达每小时112.4公厘,河水陡涨,南淝河合肥水位达16.09公尺。超过7月5日水位1.46公尺,超过1953年最高水位约1.9公尺。
城内街道洼地积水1至3尺,城外仓库积水深达1丈左右。在这份报告档案里,也记录了政府部门应对的措施,“当夜即组织各公司以战斗姿态投入抢救,大部物资均已抢救搬移或垫底加高。”
但是因水势凶猛,抢救不及,“煤建公司冲失煤炭约3千吨,水泥受水约20吨,损失约5亿5760万元;盐业公司淹没食盐约9万余担,损失约1亿500余万元;土产公司木炭冲失两万余斤及芦苇淹损约损失1亿5000余万元;油脂公司菜籽水淹损失约120担及各种油冲失14担损失约2254万元……以上初步统计全市各国营公司仓库及门市部损失共约9亿2238万元。城内东大街、东门外、坝上街、尚武路、胜利路等地水深约2至5尺。各国营公司及私商均暂停营业……损失严重。”
本报2013年曾采访过家住庐阳区淮河路民政局宿舍80多岁老人张华,对于1954年的印象,他首先想起的就是那年夏天的一场大洪水。“那年夏天,庐州城内一片汪洋,水一直淹到明教寺的第7级台阶(也有说第13级),而且这场洪水退得非常缓慢,历时数月。市民出入街巷,有些地方还要坐小船。”张华老人说,“据说在这场洪灾中,东门粮食一库紧急组织职工们抢救粮食,扛回家堆放在各自家里的柜头上,等水退了再送回粮库。整整一库的粮食,后来一点数,总共只少了两包。”
在《合肥市志》中,也有着对合肥1954年洪水灾害的记录:7月10日,合肥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洪水灾害。是日7时至10时,降水量达221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541.9毫米),致淝河水位陡涨至16.19米,淮河路水深齐腰,水西门、杏花村水漫屋顶。全市有6250多间民房被冲倒,13000多亩农田被淹没,死伤40多人。
因为这场水灾,直接催生了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的兴建。
曾在水利部门工作过的李先生介绍,从1952年开始,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建库高潮。这一期间,合肥修建了中小型水库215座。
1955年冬季,大蜀山脚下曾经修建了一座马小郢水库,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都还在发挥灌溉作用。不过,马小郢水库的库容量太小了,根本满足不了全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加之1954年,合肥遭受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侵害,安徽省政府为解决城市防洪、城市供水以及郊区的灌溉水源问题,决定兴建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
李先生介绍,1956年7月,安徽省水利厅会同合肥市政建设局完成水库设计任务,在南淝河正源与四里河下游作为董铺和大房郢两座大型水库的选址,以控制上游暴雨形成的洪峰,在中游市区修筑防洪墙,下游进行河道疏浚。
1956年11月,董铺水库开工建设,1958年4月土坝及洪水涵洞工程竣工,下闸蓄水供水。后又陆续做了溢洪道,防浪墙,除险加固,大坝加高、加长等工程。扩大库容、提高泄洪能力,于1981年7月最终竣工。
乘坐157路、300路至“董铺水库”站下。
董铺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合肥庐阳区西部,规划包括南淝河、董铺水库及其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总面积4667.4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949.79公顷,湿地率63.20%,包括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两大湿地类;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库塘湿地三个湿地型。根据批复,园内主要建设内容为水系和水质保护工程、滨岸缓冲带建设工程、水岸保护工程、湿地植被修复工程、鸟类与鱼类栖息地修复工程等,将力争2019年底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