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九华山月身殿

月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肉身塔,位于安徽九华山神光岭,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肉身宝殿殿宇宏观,顶覆铁瓦,四周回廊石柱环卫,重檐斗拱,画栋雕梁;殿内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塔基、神台、殿内地面均铺以汉白玉;殿西有佛教文物陈列室,殿后有半月形瑶台,台上列铁鼎,终日香火不断,称“布金胜地”,台侧奇花异草,与台下古木争荣。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镇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清朝)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镇
目录

基本介绍

肉身宝殿位于九华山的神光岭头,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老爷顶",现名月身宝殿。属于九华街景区。神光岭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金乔觉肉身的地方,占地面积705平方米。修复后的肉身宝殿,是一座佛教艺术宫殿是九华山佛教宗祠,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寺院。

肉身宝殿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原为3层石塔,安葬地藏肉身,俗伸肉身塔,又名“地藏坟”。因塔墓之地曾发圆光,后人名此地为神光岭。至宋代始建塔院,明代塔院建殿,以殿护塔,规模宏伟,后历代均有维修。对外开放后曾两次小型维修,由于风雨剥蚀,梁柱严重损坏,形成危房。

建筑布局设计

肉身殿殿宇宏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内汉白玉辅地,塔基上建有七层八方木塔,每层木塔有佛龛供地藏菩萨佛像。全寺建筑面积705平方米,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式建筑,座落于九华山街西神光岭头,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空。殿宇高15米,山门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重修后的肉身宝殿长、宽、高各16米,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宫殿式,歇山顶双重檐,铁瓦盖顶,戗角凌空,琉璃生辉。殿周回廊雕梁画栋,20根石柱昂然挺立。殿中为1.8米高汉白玉塔基,上矗7层8面木质宝塔一座,每层佛龛供尊金地藏坐像,计56尊。木塔东西为十殿阎罗站像,塔西佛台刻有38幅汉白玉浮雕。殿南门上悬黑底金字小篆横额,是黎元洪书写的“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誓愿;北门上悬青花古瓷“肉身宝殿”竖额,其小方为“东南第一山”大匾。殿北广场开阔,“布金胜地”金碧辉煌。

拾级而上,两旁有铁索栏杆防护,栏杆外沿山坡砌成七层梯形花圃,培植着黄杨、丹桂、竹、菊等四时花卉。其东侧有明刻松枝化石碑《地藏圣迹碑记》,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撰写。

石内松枝干大如铜钱,树皮、纹理清晰可辨。与塔基相平处横一巨石。似人工洞顶,南面横刻着“磐石常安”四字,此乃祝愿塔殿永久坚固之愿;北面刻着“神光异彩”四字,为记神光岭地名由来和地藏用语。长条石两旁各置石狮一只,高、长、宽均为137、16、47厘米,底座高、长、宽均为36、69、46厘米。雕刻于清光绪年间。

上行十余步,至殿前,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以仙鹤、糜鹿、牡丹等珍禽异卉雕饰,鲜艳夺目。立有石柱20根。殿宇面阔3间,进深16米,地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背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56尊,大小不一,以漆芋合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塔内是地藏肉身所在的3级石塔。南北前后均供奉地藏像。木塔东西两仍分塑十殿阎罗参拜地藏站像,金碧辉煌。肉身殿内有塔,构造罕见。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不分昼夜,终年灯火长明。

在塔北门外有个半月形瑶台,台上铸有三座大鼎。其一,置肉身殿北拜台东侧,高120厘米,口径109厘米;其二,置肉宝殿北拜台中,高120厘米,口径109厘米;其三,置肉身殿北拜台西侧,高120厘米,口径109厘米,此处比殿南正门前开阔得多,香客多到此烧香拜佛。

殿前的东西厢房,底层均有房间。入内如平步登楼。东厢数间,为客堂和僧人寮房。西边数间,原为“佛教文物陈列室”。佛经记载,夏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地藏菩萨圣诞日,传说也为金地藏成道日。历年,九华山僧侣都要在肉身殿举行重大活动,称“地藏法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良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团)”等朝山进香。1978年以来,九华山佛教协会每年都举行“地藏法会”或“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悬挂“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法会”飘幡。来山参加地藏法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四众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历史沿革

720年,金乔觉居诠在东岸峰的岩洞里(后人称之为“地藏洞”),岩栖漳汲,过着十分清苦的禅修生活。

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数人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

建中二年(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

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趺跏圆寂。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贤、普陀观音相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

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

清康熙二十二年(683年)池州喻成龙重修殿宇,正殿大门朝北,建有84级台阶。

咸丰七年(1857年)大部分殿宇遭兵燹。

同治初山洪冲倒殿宇,继又重建。

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殿南陡建8l级台阶。

1914年殿宇重修。

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

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

1993年安徽省文物和宗教部门共同批复,住持僧圣富按原貌重修,在有关专家指导下,“修旧如旧”,保持了原貌。同时复建塔北钟、鼓楼。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