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闽派十大糕点

十大受欢迎的福建传统点心排名 味道超好的10种闽南特产小吃糕点
闽派十大糕点名单如下:猪油炒米、鼓浪屿馅饼、枫亭糕、满煎糕、麻芝、礼饼、闽南花包、仙游蓼花、莆田红团、九层粿,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闽派十大糕点
闽派十大糕点
猪油炒米是福建一带的传统名点,属于闽菜系。猪油炒米的制法并不复杂,先将术米(一种红色的糯米)筛去米牙,放水浸透,捞起将水淋净,加入猪油拌匀,放入蒸笼蒸熟晒干后投入鲜猪油锅内炸至酥松捞起,放入白糖、饴糖和清水熬成的糖浆内,炒拌均匀后投入木框铺平,撒下冰糖碎片,再切成方形脱模即可。它具有脆酥香甜,口感舒适,用开水泡食,不糊不渣的特色。
  • 鼓浪屿馅饼,正宗中华老字号,是厦门驰名中外的传统糕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食品之一,是福建厦门比较出名的特产之一,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馅饼香酥嫩糯,冰凉爽口,甜而不腻,热酥油润,是比较好的佐茶食品、点心,也是旅游佳点和馈赠亲朋的珍品,每逢春秋旅游季节、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佳日,更受消费者喜爱。软软的小点心,酥酥的,老少皆宜。鼓浪屿馅饼,特指“鼓浪屿”品牌馅饼。2001年获中国国内贸易部颁予的“中华老字号”称号。 查看详细
  • 枫亭糕,产于莆田市仙游县与泉州市惠安县交界处的枫亭镇,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是福建省传统糕类美食。枫亭糕用纯糯米粉为原料,拌上白砂糖粉末,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而成,切成四方块,食来香甜可口,入口而化,且具有健胃益脾之功效。老人小孩皆宜食用,是旅行居家的首选糕点,又是待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查看详细
  • 满煎糕起源于福建泉州,是泉州地区的风味小吃。满煎糕以面粉、蔗糖、花生仁作为主料,以白芝麻、苏打粉、泡打粉、水作为辅料制作而成的美食,吃起来口感松软,黑芝麻、冬瓜、花生碎混合的饱满夹层,被厚厚的皮包裹住,一口咬下去有股莫名满足感,甜而不腻,口味甜香。
  • 麻芝是味道超好的10种闽南特产小吃糕点之一,其外形近似圆柱体,表层是炒熟的可口白芝麻,有芝麻芳香,带有黄色光泽,中间是化开的砂糖和麦芽糖,心似絮状,绵松清甜,内陷是糯米制作的蓬松的原味点心,轻轻地咬上一口,嘴里便充盈着芝麻的清香和糖饴的清甜,融合最里层的酥脆糯米点心,又增添了一分爽口。按照风俗,腊月二十三日是给灶王爷上供的日子,北方用关东糖祭灶神,而在福建,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用麻芝,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象征着福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礼饼是福州十邑地区一种传统糕点,也是糕点中重糖、重油的品种之一。礼饼成扁圆形,比月饼大,皮薄如纸,馅饱味香。其做法相当考究,以梗米,糯米,面粉经过揉搓成皮,馅中冬瓜条、肥膘肉、葱花、花生、芝麻以及时令果仁等等一应俱全,最富于特色的是“礼饼”中的肥肉块都是去膜除筋腌制过的肥膘,清脆可口,无油腻感,百吃不厌。
  • 闽南花包也叫“大花包”,在古代是泉州人婚嫁身份富裕的象征。“花”的发音同“发”,是面团发酵制成,寓意着家族兴旺发达;同时,花开也代表富贵,暗含“开枝散叶”之意。传统大花包轻的有九两,重的近两斤,有的没有内陷,有的用红糖、红豆、芝麻、冬瓜糖等做内馅。刚出笼的花包会蘸食用红粉印成多角形花瓣,或贴上印有花开数瓣的油皮纸,既沾喜吉气,又是裹腹佳品,吃起来甜香绵软,当早餐、做茶配都是一款很好的糕点。
  • 作为众多闽式糕点之一,仙游蓼花因营养丰富、酥脆可口、价廉物美而闻名。早在清康熙年间,蓼花和麻筒就是逢年过节、婚庆送礼的必备佳品。蓼花以糯米、蔗糖、纯碱、麦芽糖为原料,制作成冬瓜样的白果条后,下锅油炸成蓼花胚,沾满蓼花米即成蓼花,如果沾满炒芝麻,则成为“麻筒”,外观呈金黄色,外皮酥脆,内馅芳甜,口感独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糕点。MAI GOO编辑建议,想感受仙游古早之味,一定要尝尝蓼花哦!
  • 红团是福建莆田地区特色小吃,也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按照莆田民间习俗,春节、元宵或者结婚、满月、祝寿、乔迁等喜事都会做红团。红团是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等,也有咸馅的,是以糯米加入葱花、香菇、虾皮、花生、肉丝等调味食物。
  • 九层粿流行于福建省福州、莆田和大田县等地,以米和糯米为料,磨成米浆,分成九个等量,粿共九层,故名“九层粿”。它的制作方法十分有趣,用纱布垫蒸笼之底,先上第一层料,待半熟之后,再上第二层,如此反复直到第九层为止,寓意为“层层登高”。九层粿蒸熟之后晾开,切成菱形,不但外观奇特雅气,而且口感滋润细腻,吃起来松脆,带有一点儿纯碱和米质食品咀嚼后所留下来的甘甜味,适宜老人和小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