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世界十大载人飞船

世界十大最先进的载人飞船 世界载人飞船排名 各国载人飞船盘点
世界十大载人飞船名单如下:联邦号飞船、联盟号飞船、猎户座飞船、神舟飞船、CST-100宇宙飞船、龙飞船、东方号飞船、双子星座号飞船、上升号宇宙飞船、阿波罗飞船,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载人飞船
世界十大载人飞船
联邦号飞船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开发的下一代载人航天器,设计开发工作始于2009年,2013年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承担了研发工作,2015年正式命名“联邦”号。联邦号飞船采用两舱式设计——即轨道舱与推进舱,可以搭载4-6名航天员在轨飞行两周。按照规划,联邦号将在未来取代联盟号飞船,成为俄罗斯的主力航天器,承担低地球轨道任务,甚至肩负登月任务。
  • 联盟号飞船是前苏联设计的一款载人飞船,由第一特殊设计局研制。该系列飞船自1960年代首飞,仍在使用。联盟号飞船是前苏联继东方号飞船与上升号飞船之后自行研制的第三款载人飞船,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发射频率最高,同时也是可靠性最好的载人飞船,其原设计目的是作为前苏联载人登月计划中的地月往返工具,然而由于苏联后来取消了登月计划,联盟号的活动范围就此被限制于地球轨道。
  • 猎户座飞船(Orion)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新一代载人太空船,也是美国火星载人登陆计划的主要载体,它于2014年12月5日完成首次无人飞行,并于2018年进行绕月飞行。猎户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防热罩,每次返回地面后隔热罩还可以替换。作为多用途飞船,其飞行范围要达到超出月球至更远,飞船上的中央计算机为飞船的大脑,是同类飞船中最先进的,每秒处理的指令数量可达到4.8亿条,这是国际空间站的25倍,航天飞机的400倍,阿波罗飞船的4000倍。
  •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于1990年代开发,其设计理念和联盟号一样,包括轨道舱、返回舱及服务舱。神舟起飞质量和座舱最大直径,远大于美国水星号和苏联东方号,电源系统技术上更是有很大的进步,与20世纪90年代国外的先进载人飞船相比,从再入方式、着陆精度和再入过载峰值等指标上大致与俄罗斯联盟TMA飞船相当。
  • CST-100宇宙飞船是由美国波音公司出资和NASA研制的新型载人宇宙飞船,如同太空胶囊一般,用于未来私人空间站。2015年9月美国波音公司正式将CST-100载人飞船命名为“Starliner”,译作“星际客船”。这一新型宇宙飞船的外形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于探月的“阿波罗”宇宙飞船颇为相似,但体积比“阿波罗”号更大,比“猎户座”宇宙飞船的体积略小。
  • 龙飞船(Dragon)又译“天龙号”飞船,由太空民企——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牵头研发,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商用太空飞船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发的航天飞船。它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复用的货运飞船,自2017年首次复用以来,总计创造9次复用发射纪录,甚至还多次创下复用飞船搭乘复用火箭的全复用太空快递任务,总计运送太空包裹超过43吨、运回33吨物资。此外,龙飞船2号还增加了载人飞行的需求,装载体积比第一代飞船多出20%,可以全自动直接对接空间站,升级降落伞系统,返航安全系数变得更高。
  • 东方号飞船是由前苏联设计制造的载人航天器系列,包括宇宙飞船,又译为“沃斯托克”,由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主持设计。苏联最早的载人飞船系列,从1961年4月~1963年6月共发射6艘。东方1号飞船是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I.A.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开始了世界载人航天的新时代。
  • 双子星座号飞船是美国第二代飞船系列,计划始于1961年11月,结束于1966年11月,历时5年,共耗资12.834亿美元。双子星座号总共进行了12次飞行,其中2次无人飞行和10次载人飞行,共进行了52项试验,拍摄地球彩色照片1400张,为美国航天创造了数个“第一”,为“阿波罗”计划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
  • 上升号宇宙飞船是苏联的第二代载人飞船,1964年到1965年间共发射了2艘:上升1号载3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2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该飞船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上一代东方号宇宙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第三代载人宇宙飞船系列,其吸收了水星号和双子座号的经验,1966年至1972年共发射17艘,1~3号为模拟飞船,4~6号为不载人飞船,7~10号为绕地球或月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11~17号为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11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发射现场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人群,全世界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观众人数也达到了创记录的六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