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蒙古包营造技艺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蒙古包营造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遗产项目编号
Ⅷ-181
申报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申报地区
青海省
内蒙古自治区
青海省
目录

相关项目

1、蒙古包营造技艺(内蒙古自治区),编号:Ⅷ-181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蒙古包营造技艺(内蒙古自治区),编号:Ⅷ-181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

(3)保护单位:西乌珠穆沁旗文化馆

3、蒙古包营造技艺(内蒙古自治区),编号:Ⅷ-181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

(3)保护单位:陈巴尔虎旗文化馆

4、蒙古包营造技艺(青海省),编号:Ⅷ-181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历史渊源

秦汉时期,匈奴人是北方草原的霸主。《史记·匈奴列传》中就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的记载。其中,简单的“穹庐”二字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建筑的形象,即带有穹隆顶的房子。

西汉时,桓宽在《盐铁论·论功》中对穹庐还有“织柳为室,毡席为盖”的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公元492年,南朝齐武帝遣使臣出使北魏。当时的使节曾对鲜卑人的帐篷有过这样的记载:“以绳相交络,纽木枝枨,覆以青缯,形制平圆,下容百人坐,谓之‘馓’,一云‘百子帐’也”。

公元6世纪中叶,突厥汗国势力壮大,成了蒙古草原的主人。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一样,他们以毡帐为家、食肉饮酪、善于骑射,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如《隋书·突厥传》中就说,突厥人“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太平广记》引《谈薮》也说“突厥肉为酪,冰为浆,穹庐为帐,毡为墙”。

元代,蒙古族将蒙古包的制作水平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南宋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对当时的蒙古包有这样的描述:“穹庐有两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织成硬圈,经用毡挽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水草尽则移,初无定日。”当时的蒙古包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可以拆卸,由牲畜运载的蒙古包;另一种是不能拆卸,搭建在车上的蒙古包。

南宋徐霆在出使蒙古时,对其有这样的记载:“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除了固定的宫帐以外,斡耳朵同样也有车载的形式。法国人威廉·鲁布鲁乞在《东游记》中就曾记载:“帐幕做得很大,宽度可达三十英尺。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帐幕放在车上时,伸出车轮两边之外各有五英尺。一辆车用二十二头牛拉,十一头牛排成一横排,两排在车前拉车。车轴之大,犹如一条船的桅杆。”

明代,蒙古人完善了蒙古包的营造技术。

17世纪前后,蒙古的所有部族先后归顺了逐渐强盛起来的清朝政府。清朝皇帝格外重视大典、赐宴外藩的时,都会将会场安排在巨大的蒙古包里,好让各部藩王产生宾至如归之感。这种蒙古包称作“大幄”或“武帐”,英国副使斯当东曾对其有这样的记载:“在花园当中有一庄严的大幄,四周架着金色油漆的支柱。大幄搭的帆布并不跟随大幄绳子一直倾斜到地面上,而是在半道垂直悬挂下来,上半段帆布做成大幄顶。大幄当中设有宝座。大幄四周都有窗户,外面阳光透过窗户集中射到宝座。面对宝座有一个宽阔开口,从那里突出一个黄色二重顶帷帐。

当代,除了在偏远的牧区之外,很难再见到原汁原味的传统蒙古包。

工艺特征

蒙古包以木头、毛绳、毡子三位一体的材料,“套脑”(天窗)、“乌尼”(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网格状木围墙)三位一体的架木,幪毡(覆盖天窗的部分)、顶篷(覆盖“乌尼”的部分)、围毡(覆盖“哈纳”的部分)三位一体的苫毡,组合成一种最适合北方气候和游牧生产的独特民居。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三段组合”的房屋,可以化整为零,材料也轻捷便携,可以反复使用,所以建造、拆卸、搬迁、修理都十分方便。

西乌珠穆沁旗蒙古包制作工艺讲究,结构主要由架木、苫毡、鬃绳三部分组成,一般采用榆木制作,构架中不能有铁钉。这种蒙古包内部宽敞舒适,用特制的木架作“哈纳”,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再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在外。其顶部用“乌尼”作支架,呈天幕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即“套脑”,“套脑”上覆盖四方的羊毛毡,可通风、采光。

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利用当地的柳条和湖边的芦苇搭建了夏天住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就地取材,手工制作,简洁实用,美观大方,不渗不漏,凉爽宜人。

蒙古包营造技艺由架木和苫毡的制作及装饰等环节构成,它集木工、刺绣、雕刻、绘画、编织等为一体,集蒙古族民间手工技艺之大成。蒙古包及其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哈纳”具有伸缩性,能自由变化,蒙古包的高低、大小可按需要调节,遇到雨季、风季气候突变和居住人口增减等情况都能应付自如。圆形结构造型减少了风雨和沙尘对蒙古包的袭击,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蒙古高原严寒、酷热的大陆性气候。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蒙古包及其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技法独特、传承久远的蒙古包营造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现状

当前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定居生活后,蒙古包营造技艺趋向衰微,值得认真总结和传承。

传承人物

呼森格,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报,申报项目:蒙古包营造技艺。

斌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申报,申报项目:蒙古包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蒙古包营造技艺传承人班凤斌创办了以生产传统蒙古包、民族家具及蒙古族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加工企业。制作的蒙古包既继承了传统风格,又具有地方特色。

2018年,蒙古包营造技艺传承人汪永山在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建立内蒙古恩格尔民族工艺品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被指定为巴林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习基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陈巴尔虎旗文化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乌珠穆沁旗文化馆获得“蒙古包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1年5月24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申报的蒙古包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社会影响

2004年,蒙古包营造技艺传承人呼森格制作了《乌珠穆沁呼德苏力德》的贡品蒙古包,参与在西乌旗宾馆展示大型马鞍的制作工作等。

2004年12月,正蓝旗将6顶蒙古包搭建到了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

具有50年历史的正蓝旗蒙古包厂所生产的22个规格的蒙古包,不仅畅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旅游景点,而且还出口到韩国、日本、法国、蒙古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让传统蒙古包从锡林郭勒草原走向世界。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