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城市 行政区划 美食街 乍浦路美食街

乍浦路美食街

乍浦路美食街位于虹口区西南部,南濒苏州河,依次北跨海宁路、武进路,并继续向北延伸与四川北路公园接壤。它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盛于90年代中期。乍浦路作为上海最较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犹如今天的“新天地”一样。这里以新潮的餐馆酒楼为主,以粤式菜肴和生猛海鲜为特色,可在大堂吃也可在包房吃,可以吃小吃、家常菜,也可以吃高档菜,各取所需。港澳台媒体也曾把这里称作“微型”、“迷你”而“豪华”的餐饮一条街。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虹口区西南部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虹口区西南部
目录

基本介绍

上世纪80年代末,乍浦路还是一条被石库门民居包围着的小路,当时,有一两家居民率先破墙开饮食店。谁料想得到,这一两家小饮食店把乍浦路带进了城市地标的境界。那时,上海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国有的,在餐位、菜式和服务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许多上海人有节假日出去就餐找不到位子,就站在餐馆的桌子旁等别人吃完的经历。可以说,当时民营餐饮企业大量涌现的市场需求已经具备。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乍浦路美食街店家已经过百,而且店面装潢考究起来。乍浦路美食街现在是“白天不显眼,夜晚露峥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乍浦路美食街的由全胜转为衰落时期,那时候,一条小小的乍浦路上挤满了一百多家餐馆。而现在已缩水大半,只剩下30多家了,而真正上规模的,也不过王朝、珠江等十来家。在当时,乍浦路民营餐馆一家接一家开出,这本身就已经是新鲜事了,而且这些餐馆不断翻新的菜式、灵活的价格、贴近性的服务,更是开风气之先,市民被其所吸引,也在情理之中。媒体的集中报道,更使乍浦路添上了迷人的光环。那时来乍浦路,不仅仅是就餐,也是享受一种氛围,体验一种时尚,就像今天的人们去新天地那样。

景点景观

上世纪90年代初,有海外游客乘国际航班飞临上海上空,夜幕中的城池像是“熄灯”睡了,却见地面上一条“灯龙”分外显眼,客人问导游“灯龙”是怎么回事?导游答:“这就是我们上海有名的乍浦路美食街。”客人大喜,说:“下飞机后就去乍浦路!”

如果带着探究的念头走进乍浦路,必须在白天和夜里两个时段分别走一遍。如今的乍浦路,白天看上去更像一条商业小街,除了一家家饭店外,这里有药店、杂货店、超市、发廊、花店、水果店,再加上一家家服装店,真有点“百业兴旺”的意思。其实,乍浦路在夜里看上去更像是条食街,装潢考究的大酒楼霓虹店招凌空伸出,直到凌晨二三点钟,这些酒楼还人进人出,有刚吃罢夜宵的客人,有开始进生鲜货的店员。

观察就可以看出乍浦路现有两种戏剧性的街景——一是“大军舰”旁泊着“小舢板”。“大军舰”就是王朝之类的酒楼大哥大,挑高五六层,卖的是生鲜海鲜,“小舢板”就是一开间的小门店,看看店招,都是“兰州拉面”、“东北饺子”和“桂林米粉”。在乍浦路进餐,丰俭由人,此言不虚。

一是小服装店“瞄着”大饭店。在王朝斜对面,开有一间女装店,一间男装店。店老板说,当初开这两间店,就是“照王朝的牌头”,刚吃完饭的“客头”走出来酒酣耳热,很有购物欲望。尽管现在“公款消费”少了,但他的小店生意还“过得去”。

荣誉及其他

乍浦路美食街因抢得市场先机成为宠儿,但这个宠儿“先天不足”。餐馆是一家家开起来了,但乍浦路的供水、供电和排污设施大都是上世纪30年代的“手笔”,而且已经普遍老化,每至用水、用电高峰,就会苦煞居民,急煞酒家,如要彻底改造,需要很大的投入,资金没有着落,所以只能在旧设施上动动小手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漂亮的门面、邋遢的后弄”是当时人们对乍浦路酒家的嘲讽,也暴露了乍浦路“美食地标”光环下的另一面。酒家的油烟、噪声和垃圾弄得周边居民大受其苦、不得安宁,当时居民和酒家间的矛盾很大。何永明说,作为街道派出的管理人员,他们不停地在酒家和居民之间做协调工作,既要帮助酒家的发展,又要维护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这个“老娘舅”不好当,尤其是后来一些酒楼老板因发展需要自发地动迁起居民来,协调工作就更费事了。好事多磨,乍浦路美食街最终成功动迁出一百多户居民,酒家和居民之间的矛盾,也在美食街的发展过程中大大缓解了。

说到乍浦路的交通,这是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瓶颈,而且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停车场一个没有建,海宁路至天潼路的乍浦路段成了北向南的单行线,不准停车,上下班高峰时段,自行车流、机动车流混成一股。面对这样的交通状况,不少人不愿再开车来“轧闹猛”,而有车一族正是餐馆消费的主流人群。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